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今安美文网 > 散文 > 名家散文 >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来源:名家散文 时间:2018-10-05 08:30:04 点击: 推荐访问:中国现代书法名家名单 现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www.zqhxrl.com--名家散文】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篇一

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简介 部分

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简介 部分

安志学——

男,1931年生,陕西西安市人。笔名松柏墨士,中专毕业,政工师。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怀素书法研究会研究员,香港东方书画中心书画艺术研究部研究员,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当代中华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教授等职。

白 天—— 男,1928年2月生,山东潍坊人。原名韩礼标,字义堂,笔名秋心、山水,号白浪散人,室名秋涛居,斋号西溪晚庐。大学文化。

鲍泰昌——

男,1930年生,云南省鹤庆县人。艺名傲骨,笔名枫叶,现为云南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曲靖市老年书画协会理事,曲晴市麒麟区老年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市场研究中心一级书法家,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教授。

边振宁——

男,1938年生,河北省宁晋县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宁晋分校校长,世界书画家一级书法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书画家华北协会理事,美国美中企业家联合会艺术家委员会会员,黄河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蔡焕仁—— 男,1925年6月生,原籍浙江诸暨,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博士院长等职,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

岑继初 ——

男,1944年3月生,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机务四大队工程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市场中心书法家,世界华北协会艺术家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部研究员等20多个职务。

常海川 ——

男,1924年9月生,陕西省米脂人。艺名隐军。现任国际美术家联俣会艺术市场委员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书画家,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协会书法家,中国古代怀素书

法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

畅春彦—— 男,1928年5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副主任科员。《世界书画家铭录》定为“一级书法师”。

车玉禄——

男,1951年7月生,吉林省永吉县人。字辛卯,号四间房人。大专毕业。一级书法师。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百科全书编委,世界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陈 洋——

男,1967年10月生,广西东兴人。现系中国华夏书画院副院长、防城港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兴书画院副院长、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书画家协会组织部领导、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理事、日本国艺书道院客座教员、广西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擅长各体,尤以草、隶见长。{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陈炳荣——

男,1968年2月生,海南省万宁市人。大学本科。二级书法师,主治医师。眼科医生。现是西安明视科技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海南省中西结合学会会员,海南省针灸学会会员。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陈超英——

1941年1月生,湖南衡阳人。著名书法家。现系衡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研究员,衡阳市江东书法协会理事长,山东曹州画院名誉院长。

陈德忠 ——

男,1941年6月生,吉林省集安市。笔名陈非,斋号山里人,清心居士,关东人。大专学历。现任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该会徐州分会常务理事。世界硬笔书法家协会中级会员,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等数十家国际国内艺术社团常务理事、整整、会员、研究员等。

陈 竞——

男,1940年4月生,江苏泰州市人,教授,国家高级美术师,民俗艺术专家、学者。1963年大学毕业,曾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剪纸报》主编、南京东方艺术院副院长等职。

陈国华—— 男,1963年5月生,浙江省上虞市人。高级创研员。上海中华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创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华祥 ——

男,1934年11月生,湖北汉川市人。字乐艺,室名伏枥斋。系湖北省汉川市副局级退休干部,技术职称副研究员。现在是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省书学研究会,湖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一级书法师。

陈启弟—— 男,1926年1月生,重庆市人。字陈希,号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篇二

2014年中国著名书法家排名

2014年中国著名书法家排名

中央国家机关

一 鸣 丁盘石 丁永康 丁广茂 丁向阳 马 季 马世华 马蓝田 马广文 万 依 万业馨 于 彦 于曙光 弓彤轩 王 安 王 炜 王 冰 王 芸 王 健 王 琦 王 冰 王强 王 澎 王 昌 王禹时 王燕民 王十川 王玉池 王廷栋 王泽仁 王玉书 王文英 王文祥 王占元 王志伟 王国权 王济夫 王久安 王希坤 王景芬王家新 王同仁 王炳尧 毛广淞 卞竞武 方 馨 方秀桐 邓元昌 甘 珉 田英章 田雨新 田凤立 田永庆 冯 迪 冯 举 冯大彪 冯学栋 冯向杰 冯彝诤 冯麟征 史怀璧 史宗清 白 锐 白 煦 白振奇 叶培贵 叶如棠 宁扬楚 刘 蒙 刘 悦 刘 恒 刘 艺 刘恪山 刘智辉 刘新惠 刘汉文 刘治国 刘松林 刘中一 刘毓煊 刘万国 刘云龙 刘宗汉 刘炳森 刘普选 刘澄泉 刘玉楼 刘少英 刘振江 安曦贵 安永魁 阮宗华 阮双庆 邬鸿恩 权希军 曲毓琦 闫家宪 毕英麟 关东升 任红雨 汤树屏 汤文庆 许在廉 江 雪 朱乃正 朱鸿祥 朱猷德 朱学文 朱守道 孙 乃 孙盛年 孙嘉成 孙崇大 孙宝麟 孙洪安 孙永学 孙轶青 吕如雄 吕济民 纪怀昌 纪容健 江枫毅 严太平 严渭渔 佟 韦 佟岩林 张 超 张 荣 张 继 张 飙 张 虎 张 杰 张 源 张之焕 张伯义 张瑞龄 张国辉 张德宽 张铜彦 张道容 张道诚 张同印 张崇范 张振国 张旭光 张铁英 张鲁泉 张成生 张又栋 张重梅 张永明 张荣生 应雪芹 肖 丽 余臣滔 侣明亮 沙英男 陆京生 宋 浩 宋启民 李 文 李 文 李 荷 李 准 李 晖 李 穆 李忠信 李克仙 李克寒 李鑫华 李明实 李仲耘 李仁堂 李尚斋 李贺林 李荣海 李茂林 李树杰 李树三 李纯博 李鸣泉 吴广崇 吴道弘 吴华嵛 吴传麟 吴学文 吴鸿清 吴震启 吴祥辉 吴艳萍 陈乔 陈 冲 陈翰彬 陈昔未 陈振寰 陈树谦 陈廷佑 陈景新 陈荫夫 陈奕纯 陈

有安 陈春森 陈荣玲 陈复澄 陈家让 杨 茹 杨力舟 杨永德 杨佐恒 杨洪昌 杨永全 汪锡桂 汪格林 沈 鹏 沈道荣 邹德忠 苏 平 苏士澍 何 俭 何若泉 何首巫 何永泽 杜梦洪 邵志军 邵华泽 邵秉仁 邵福堂 劳家顺 宗家顺 郑 红郑明甫 郑珉中 郑延龄 郑启东 郑晓华 罗 勤 罗 扬 金运昌 林 岫 林 凡 林锴 周 倜 周冠英 周京明 周鸿图 武春河 武元子 孟繁禧 俞 震 闻 山 赵 鹏赵廷芳 赵国忱 赵大力 赵永和 赵发生 赵天琪 赵铁信 姜在忠 姜仪生 胡 琦胡孟炎 胡逸民 胡松华 胡云富 祖绍先 柯春海 钟 炜 钟 灵 钟芦生 洪民生 洪雪竹 荣所信 荣鸿钧 姚俊卿 段俊如 柳晓叶 徐广政 徐鸣珂 徐晨光 徐东法 徐楚德 徐扣根 郭永琰 郭安智 郭经民 郭振华 郭允苓 郭雅君 高 译 高承宗 高运甲 高惠敏 高文龙 袁守启 夏桐郁 夏家骏 夏鹤龄 秦永龙 秦宇奇 秦润波 贾靖宏 贾起家 耿墨学 凌士欣 倪文东 唐达成 唐国强 曹建国 曹肇基梁 东 梁永琳 梁振文 黄正元 黄宝善 黄钟骏 黄联成 黄铸夫 黄发荣 黄磊明 黄智刚 宿 悦 陈洪武 崔士篪 崔志刚 章巧珍 章景葵 常任侠 巢宝华 嵇为民 傅以新 傅砚文 曾庆辉 葛 路 葛绮云 程玉海 程莘农 彭综岐 彭利铭 彭世强 彭维纲 韩亨林 韩建军 鲁少飞 童亚辉 董寿熹 董天庆 董正贺 谢启晃 谢逢松楚慧华 甄福秋 雷振方 熊 伟 熊伯齐 廖自力 廖廷建 蔡师祥 蔡金鹏 毓君固潘传贤 潘肖彦 颜振东 穆 青 戴兰陔 戴顺清 于 声 于 磊 马竞先 仉凤舞 王玉福 王莲芬 朱袖清 许德方 张启亚 李长路 沉子恒 陆 石 罗荣渠 姚小全 金开诚 柳 倩 桑介吾 高占祥 康 殷 康秉彝 于可可 马 悦 马承祥 牛克诚 王 红 王 镛 王秉谦 王宝凤 王遐举 王连起 王靖宪 邓干熙 兰玉崧 左太行 刘正成 刘绍刚 刘玉柱 朱 宁 乔仁和 闫心灵 李 侃 李 超 李 路 李一枫 李志敏 张 辛 张荣庆 张志学 张陆一 张凤翔 张建平 张文欣 苏元章 何云台 冷 溶 杨 辛 杨亚人 杨臣彬 陈 平 陈大远 卓 然 周而复 单双和 姚雪垠 赵朴初 施德中 段伯宇 贺敬之 贺荣信 袁晓园 徐邦达 曹辛之 崔志强 康墨如 曾 翔 韩

绍玉 韩卫国 舒 同 舒关关 葛全胜 董寿平 谢 云 谢冰岩 谢德萍 路 志 蔡祥麟 蔡孑人 廖静文 臧克家 汪永益 王岳川 李 杨 李敏善 李必达 李春梅 张存民 肖丕坤 赵国臣 赵喜明 胡小刚 段 军 袁 波 黄绍勋 蔡 毅 蔡茂友 熊其昌李京盛 吉炳轩 张传凯 李德亮 欧阳中石 爱新觉罗•启功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丁 谦 丁振来 丁嘉耕 于承绍 于在池 于进堂 万方荣 马东生 马法冉 马新林 王 恺 王 松 王学岭 王行培 王志安 王青冬 王祥之 王世同 王东发 王万朝 毛用和 邓少青 白太常 丛荣启 古 灵 申万胜 冯青春 卢培君 卢中南 田绪明 史进前 刘 弼 刘国福 刘远武 刘继武 刘天增 刘洪彪 刘树人 那启贤 汤 滨 汤晓燕 任其敏 任德驹 任文田 任松林 孙 映 邢福有 邢耀忠 吕小娇 吕吉祥 许 昂 李 真 李 为 李 然 李 铎 李 力 李培新 李嘉元 李春泉 李力生 李永悌 李有来 李尚才 李春华 李洪海 张 才 张 鹏 张明奇 张元国 张坤山 张海龙 张道兴 张天骥 张君亮 张志先 张京生 张承寰 陈少华 陈仲良 陈泽坤 陈寿建 陈金源 杨 陌 杨平位 杨培宽 杨春长 宋凤洲 宋正贵 宋后军 沉一丹 沈家骐 吴兆义 吴善茂 吴国平 余明海 狄少英 汪玉华 汪德龙 苏福龄 何桐翼 邹正桃 邹新林 郑培靖 郑福生 周文波 周建华 周克林 周明善 苗再新 苗培红孟繁锦 岳 杰 征 争 林 谦 林素娟 尚 文 金 石 赵 勇 赵成建 赵长秋 赵嘉符 季 平 侯鸿昌 姚忠宝 钟显金 祝维秀 胡建雄 夏 川 夏 勇 夏湘平 耿 改 倪进祥 柴岩柏 郭延年 郭洪成 袁计山 袁观望 唐永平 高军法 曾来德 梁 军 黄先春 黄廷栋 萧 刚 康成元 程冠法 程允贤 程礼荣 彭 飞 彭 群 湛成汝 喻世瑛 蒋世欣 蒋延庆 董正义 董铁志 董成柯 谢少承 揭 晓 傅 山 傅 剑 温彦国 解志一 路 奎 路 波 路世明 廖宗怡 翟振喜 蔡大礼 彦振卿 薛冲波 薛在银 霍 然 魏 巍 魏楚予 魏伯良 戴清民 欧阳明利 爱新觉罗•启骧 朱仁才 刘

蔚 张永金 张志伟 王世明 史云芳 许尔瑞 张卫东 张维忠 李 沾 李俊琏 陈洪普 杨占林 杜秉才 吴铁群 周剑初 黄 新 崔勇波 潘应照 郭佳法

北京市

丁知度 于宝顺 弓 超 马晋甫 方 放 王 永 王 任 王一龙 王之鏻 王一新 王兴家 王金绵 王友谊 王立昭 王德芳 王京陶 王宜骙 王化新 王立志 王志革 王念堂 王祖诤 贝威扬 毛选选 史泽霖 史银章 生存义 田伯平 冯亦吾 刘 军 刘 莹 刘振清 刘振英 刘汝龙 刘子章 刘楣洪 刘万友 刘铁宝 朱桂芹 华敬俊 吉祥生 吕民强 齐 心 闫美玲 安福存 孙 竹 孙以增 孙敦秀 孙秋泽 江峻风 任义明 任怀珠 纪淑蓉 岑元熹 启 源 严晓明 何玉璋 吴未淳 吴铎云 吴经缘 张 旭 张 平 张 杰 张 霖 张 旭 张有清 张国人 张仲愈 张荫培 张景之 张稼人 张书范 张文仲 张世俊 张来友 张辉义 苏 适 苏泽立 苏季群 苏振伟 李 松 李仲明 李大鹏 李晓军 杨广馨 杨新宅 杨再春 杨福忠 杨建平 杨永旺 沈 莉 陈秋玲 陈玉龙 陈国英 陈孟康 陈宝全 林志诚 林信成 庞月光 范德安 郑彦伟 孟令芳 封友文 宣祥鎏 段志华 宫双华 赵 长 赵 普 赵贵明 赵清淮 赵培谦 赵之中 赵海明 赵发潜 赵文生 侯锡瑜 侯双亭 胡絜青 贾诚隽 贾文龙 徐 伟 徐焕荣 耿明星 高宝玉 高余丰 聂根升 铁燕英 郭景兴 郭金铭 郭凤金 黄德昌 黄全信 常 平 常宝刚 常金英 曹新元 曹广基 曹世钦 曹佳林 康 雍 崔学路 崔小镇 梁致章 盛绳武 韩宁宁 韩宪昭 傅冬青 傅家宝 傅春蘅 景舜逸 彭高致 程茂全 曾 辉 解志强 虞晓勇 翟所钺 潘执戈 薛夫彬 戴 琳 聂根升 丁文隽 许 行 洪钧陶 白俊龙 左长友 王春云 王鸿济 刘建丰 吕浩材 杨骥川 杜维钧 郭钟永 黄 群 崔胜辉 蒋 蓓 黎 晶 魏新志 孙瑞明

上海市

丁申阳 丁锡康 马双喜 王 鹤 王东平 王德之 王伟年 王兆荣 王延林 王运天

王复耕 王听浩 王志雄 王伟平 王宇仁 王宜明 王宽鹏 王晓云 王琪森 水赉佑

毛节民 方传鑫 仇敬芬 孔伟心 白雪易 厉国香 刘一闻 刘华云 刘小晴 刘兆麟刘庆荣 刘增荣 刘毅为 刘长根 刘永高 刘葆国 汤兆基 汤其根 任 政 任世朴 朱鸿生 朱仁冬 庄珠娣 庄新兴 孙 敏 孙信德 孙佩荣 孙慰祖 宋道文 应金阳 张 铭 张 淳 张 森 张 信 张天民 张静芳 张遴骏 张国宏 张德宁 张平树 张晓明 张用博 张伟生 张炜羽 李 唯 李 静 李天彪 李志坚 李文骏 李其德 李益成 李志贤 李荣国 何 磊 何培荣 沈 杰 沈受觉 沈鸿根 沈培方 杨建臣 杨耀扬 杨永健 杨震方 陈 斌 陈志浩 陈祖范 陈星平 陈钟咏 陈身道 陈梅璋 陈茗屋 陈炳昶 陈小康 陆鹏程 陆祖鹤 辛冠亚 汪谷兴 吴 瓯 吴圣麟 吴柏森 吴福宝 吴天祥 吴承斌 吴颐人 吴友琳 吴伦仲 余慰祖 余仁杰 束长开 周 斌 周 卫 周孝国 周志高 周建东 周华金 周建国 周慧珺 周正平 周思言 周童耀 周德音 周叶平 周同法 郏永明 茅子良 林仲兴 林志铭 范安华 范文通 范韧庵 金小萍 金仁敏 郑 涛 郑振华 郑丽芸 郑伟平 姚同庆 赵 林 赵 坚 赵伟平 赵珊珊 施伟国 施元亮 宣家鑫 钟正修 洪丕谟 费声钱 祝成武 柳曾符 胡卫平 胡问遂 胡志兴 胡文宝 胡铁生 庄久达 徐 琳 徐 植 徐 镕 徐正濂 徐伯清 徐圆圆 徐梦嘉 徐铭人 徐庆华 徐铁君 高申杰 涂建共 席云鹏 倪宇明 栾国藩 翁闿运 袁 硕 袁继先 袁雪山 顾振乐 夏伟军 钱茂生 钱亚钧 郭 钢 郭适铨 桑仲元 唐存才 唐天源 黄 勋 黄若舟 黄世钊 黄连萍 黄焕忠 黄仲达 巢伟民 矫 健 曹醒谷 萧 卡 萧海珍 崔尔平 常记仁 龚皆兵 戚振辉 喻 蘅 曾 明 童英强 童衍方 董觉伟 董祖豪 董洪智 董佩君 蒋 臻 蒋元林 蒋英坚 韩 煜 韩天衡 楼纪云 詹仁左 虞 伟 蔡国声 蔡慧蘋 潘德熙 潘朝曦 戴小京 戴自中 瞿志豪 瞿心安 褚保权 杜 宣 胡 考 王志毅 王本贵 王恩科 申福华 朱忠民 朱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篇三

中国现代书画家名单

中国现代书画家名单

A:阿老 艾轩 艾中信

B:白雪石 白庚延 白云乡 白蕉 卜孝怀

C:陈玉圃 陈之佛 陈振国 陈谋 陈逸飞 陈传席 陈丹青 陈大羽 陈大章 陈恺良 陈其峰

陈苏平 陈半丁 陈维信 陈永正 陈淑光 陈平 陈向迅 陈树人 程宝泓 程十发 程大利

程凤子 崔进 崔见 崔海 崔如琢 崔伟刚 崔晓东 崔振宽 崔子范 岑学恭 楚图南

常朝晖 柴宗洁

D:董小明 董继宁 董寿平 董淑嫔 杜滋龄 杜应强 杜跃华 杜世禄 戴世和 戴绍龙 戴顺智

戴明德 邓林 端木红 段秀苍 段成桂

F:方土 方骏 方成 方楚乔 方向 方增先 方济众 方楚雄 方学良 范曾 冯彬 冯璞

冯远 冯大中 冯向杰 冯其庸 冯法祀 冯今松 丰子恺 付仲超 傅春梅 傅抱石 范新国

房巍 费新我

G:郭不 郭韧 郭绍纲 郭味蕖 郭怡孮 郭全忠 郭新伟 郭西元 郭石夫 郭宝君 郭传璋

高方 高茜 高泉 高剑父 高奇峰 高冠华 高卉民 高希舜 高晨阳 高马得 高运甲

高恩 顾震岩 郜科 郜宗远 桂行创 宫丽 巩俊侠 葛维墨 关良 关山月 关维兴

关松房 古一舟 顾生岳{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H:黄欢 黄胄 黄均 黄绮 黄宾虹 黄国武 黄一瀚 黄永玉 黄格胜 黄少华 黄君璧

韩羽 韩硕 韩美林 韩国榛 胡石 胡旻 胡宁娜 胡寿荣 胡正伟 胡爽盦 胡永凯{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胡应康 胡振崑 胡絜青 胡佩衡 何应辉 何水法 何唯娜 何首巫 何晓云 何镜涵 何香凝

何海霞 何兴泉 何建国 何家安 何家英 何士扬 贺天健 贺成才 华其敏 华三川 化建国

侯国良 侯一民 侯素平 惠剑 惠孝同 花俊 黄润华 洪怡 弘一 霍春阳

J:纪连彬 纪京宁 纪清远 贾平西 贾广健 贾浩义 贾又福 季酉辰 江文湛 金瑞 金心明

金鸿钧 姜燕 姜宝林 蒋彩 萍蒋有作 蒋兆和 焦可群 靳尚谊 靳之林 靳卫红 景玉书

K:孔紫 孔维克 孔戈野 康殷 康宁 康庄 康健寨 康耀仁

L:李津 李翔 李峰 李岗 李明 李洋 李勇 李骏 李燕 李萌 李飒

李桐 李颖 李怡 李起 李铎 李乃蔚 李鸿照 李晓柱 李明久 李宝峰 李延生

李艳丹 李开能 李少文 李小可 李宝林 李永文 李传真 李魁正 李蒸蒸 李忠良 李文信

李德君 李新雁 李文绚 李广平 李自健 李鼎成 李白玲 李健强 李晓明 李晓林 李春霞

李凤龙 李海涛 李爱国 李乃宙 李运江 李玉昌 李劲堃 李明伟 李东伟 李文亮 李问汉

李可染 李苦禅 李鹤俦 李芸生 李化吉 李书安 李海涛 李孝萱 林蓝 林飞 林伟

林墉 林岫 林风眠 林宇新 林丰俗 林容生 林天行 林英印 林若熹 林海钟 林妹姝

林散之 刘赦 刘欣 刘佳 刘丹 刘书 刘昆 刘文西 刘红沛 刘大为 刘铁泉

刘二刚 刘勃舒 刘国辉 刘国松 刘凌沧 刘继卣 刘海粟 刘旦宅 刘开渠 刘炳森 刘知白 梁岩

梁崎 梁占岩 梁弘建 梁文博 梁玉龙 卢禹舜 卢中见 卢辅圣 陆俨少 陆抑非 陆春涛

柳学健 罗莹 罗平安 罗尔纯 罗工柳 吕云所 吕超然 娄师白 犁夫 黎雄才

M:苗重安 苗再新 闵学林 满维起 米春茂 马晋 马泉 马振声 马国强 梅墨生 慕凌飞

N:南海岩 南溪 宁曰曾 聂欧 聂成文

O:欧阳中石

P:彭薇 庞均 庞荣年 潘缨 潘天寿 潘世勋 溥毅斋 溥公凯 潘絜兹 溥松窗 溥佐

溥心畬

Q:钱来忠 钱忠平 钱紫筠 钱松岩 启功 齐白石 齐鸣 秦仲文 秦岭云

R:任惠中 任率英 茹峰

S:石虎 石齐 石鲁 石果 石纲 邵戈 邵飞 邵晶坤 史国良 史孟生 尚涛

宋雨桂 宋文治 宋丰光 宋玉麟 施大畏 施江城 沈鹏 沈从斌 沈光伟 申万胜 孙君良

孙茂翔 孙开桐 孙景波 孙其峰 孙为民 孙滋溪 孙静茹 孙克纲 舒传熹 舒乙 舒同

舒建新 苏高宇 沙孟海

T:汤立 汤文选 唐辉 唐云 唐力 唐勇力 童中焘 童振刚 童德昭 田镛 田世光

陶一清 陶佛锡

W:王赞 王宓 王涛 王镛 王珂 王文芳 王庆升 王仁华 王美芳 王培东 王迎春

王合多 王怀庆 王雪涛 王铸九 王叔晖 王和平 王有政 王沂东 王为政 王西京 王玉珏

王子武 王晓辉 王维宝 王成喜 王颖生 王颂余 王学仲 王孟奇 王国斌 王明明 吴扬

吴休 吴茜 吴团良 吴山明 吴迅 吴松 吴非 吴一轲 吴光宇 吴冠中 吴俊达{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吴香洲 吴藕汀 吴作人 吴悦石 吴湖帆 吴镜汀 吴玉如 汪天亮 汪国新 汪为新 汪建伟

汪刃锋 汪慎生 伍启中 武艺 武怀一 韦江凡 尉晓榕 尉天池 魏紫熙 魏广君 魏怀亮

魏传义 万青力 文柳川 闻立鹏

X:谢淼 谢天赐 谢振瓯 谢冰毅 谢志高 谢稚柳 谢宗君 谢永增 解小青 徐希 徐杭

徐海 徐恒 徐志挺 徐培晨 徐鼎一 徐冬青 徐湖平 徐晓华 徐志伟 徐光聚 徐忠平

徐恒瑜 徐君陶 徐永新 徐先堂 徐燕孙 徐聪佑 徐悲鸿 许俊 许麟庐 许钦松 许宏泉

许健康 许朝旭 薛林兴 萧淑芳 肖蓝 熊红纲 熊晓东 夏风 旭宇 邢少臣

Y:于水 于志学 于少平 于希宁 于明铨 于文江 于非闇 于右任 杨挺 杨明义 杨涪林

杨春华 杨子江 杨仲全 杨金星 杨佴旻 杨晓阳 杨长槐 杨延文 杨燕屏 杨之光 杨力舟 杨瑞芬

杨达林 杨善深 姚大伍 姚晓东 姚远 姚鸣京 姚思敏 姚增朴 姚治华 晏济 元喻慧

宇文洲 喻继高 俞致贞 叶毓中 叶其青 叶海慧 叶建新 叶浅予 叶恭绰 袁辉 袁汝波

袁运生 袁晓岑 袁熙坤 阎秉会 闫振铎 颜地 彦涵 岳黔山 阳先顺 彦晓萍 尹瘦石

亚明 袁运甫 杨再春

Z:张仃 张见 张伟 张飙 张步 张灵 张海 张羽 张谷 张平 张彦

张大千 张旭云 张振武 张复兴 张森 张元 张平良 张昕若 张道兴 张仁芝 张正民

张书祈 张世彦 张江舟 张宪平 张龙新 张志民 张立辰 张培成 张建华 张绍城 张力弓 张善孖

张明川 张修竹 张松鹤 张世简 周慧珺 周晋 周尊圣 周荣生 周怀民 周思聪 周令钊

曾宓 曾来德 曾迎春 朱琳 朱海云 朱兴华 朱关田 朱理存 朱培尔 朱新建 朱乃正

朱屺瞻 郑雅峰 郑利平 卓鹤君 庄言 庄道静 庄小雷 庄小尖 赵奇 赵卫 赵洁

赵少昂 赵志田 赵望云 赵贵德 赵雨灏 赵振川 赵锡康 赵秀焕 詹志峰 詹建俊 邹本洪

邹雅 翟东奇 章小溟 钟明善 钟长生 钟涵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篇四

毛主席领衔,中国近代书法家作品欣赏

毛主席领衔,中国近代书法家作品欣赏

2015-04-23 10:26 教育你我他

吴昌硕书法

中国近现代时期,书法不再像前朝一样,仅仅是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的专利,而是进一步“泛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政治界、军事界都有不少书法好手。这时期书法活动也十分活跃,书法教育也由过去师徒相授式渐渐向社会化教育转变,特别是建国以后,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 1

2{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毛泽东书法

3

林散之书法

4

5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篇五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欣赏

吴冠中作品

1、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赵无极作品

2、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现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2013年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丁绍光大型壁画《美丽的西双版纳》

3、丁绍光,1937年生于陕西。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1980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80年七月,赴美定居。自1986-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著名美籍华人画家。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杰出的现代艺术家,11岁时就显示出不凡的创造力和才华,开创出闻名中国画坛的“现代云南画派” 。

范曾泼墨写意国画作品

4、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有约一百五十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2007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欧豪年作品

5、欧豪年,1935年出生于广东,吴川博铺,一九七零年定居台湾。当今台湾画坛第一人。欧豪年十七岁师从岭南画派巨擘赵少昂,力学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绘画题材兼善画花鸟、山水、人物、畜兽,对书法与诗文亦多有研究,艺术成就多元而丰富。二十岁左右即参加东南亚巡回展,往后数十年不断应邀在海外各地展出,备受国际艺坛之肯定与推崇,并于一九九三年荣膺法国国家美术学会巴黎大宫博物馆双年展特奖。

黄永玉作品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

6、黄永玉,原籍中国湖南省凤凰县,1924年7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土家族人,中国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1946年,他和张梅溪结婚。黄永玉、中国画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范光陵油画《山上水长流》

7、范光陵 (Fan Kuanling)博士,世界文化总会主席、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是世界“诗意油画”(Poetic Oil Painting)的创始人,首次在油画上融合诗画及中英文诗,使诗画一体。2007年六月范广陵院士以其独创性的诗意油画在美国获得世界艺术金奖和卓越诗学奖。他又将此引用在水墨画上,希望藉此复兴中华诗画合一之天人境界。

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作品篇六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快乐(指书写时的痛快感)着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 "频有哀祸"帖,而又怎能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可逮?

2.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大臣、书法家,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东临沂市费县)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变古法,开新风,把在民间酝酿已久的书法革新运动推向新阶段。他突破了东晋以来一直统治书坛的清俊妍美的书风,开创了具有盛唐风貌的刚健雄厚、雍容壮伟、大气磅礴的新书风。

书法初学褚遂良,兼得二王和初唐四大家的书艺特点,后又学张旭笔法,广泛吸收民间书家的风格,集众之长,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筋骨层的“颜体”新风貌。笔法上大大加强腕力的作用,笔画上清劲丰肥,竖笔多相向,结构庄重正大,笔致圆转深厚,布局充实茂密。整体上充满质朴豪迈的气概和刚健丰伟的气度,给人以厚重的浮雕感。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圆劲激越、诡异

飞动。这博大精深的书法成就与他正直的人品也不无关联。

传世书迹,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碑》、《李元靖碑》等,行书有《争座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及《祭侄稿》。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3.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後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後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柳体”字结体谨严端庄,笔力遒劲峻拔,独具风神,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其书名与颜真卿并重,合称“颜柳”。“柳体”与“颜体”同以筋骨具备著称,世有“颜筋柳骨”之说,然字形风貌却有明显的差异。“颜体”肥硕丰润,圆紧浑厚,刚健雄强,竖笔相向,布局满密笃实,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体”则瘦挺劲媚,骨力遒健,结构劲紧,棱角外捉,竖笔不相向,布局疏密得当,表现出清利高雅的气质。两种书体皆受到学书者的崇尚,成为练习楷书基本功的理想范本。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学习楷书最喜爱的范本。《金刚盘若经》、《神策军碑》,亦为最著名书碑。书迹《送梨帖题跋》,笔致清晰自然,神采生动天真,耐人寻味。

4.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为做过太傅,世称“钟太傅”。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他的书法历代为人所重视。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摹本。

5.陆机(261-303),字士衡,苏州人,西晋书法家,三国东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擅长草书,有《平复贴》传世。《平复贴》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流传至今的最早墨迹。该贴斑驳古拙,取章章之精蕴;信笔纵横,成今草之自由。陆机纯用秃毫枯锋,信笔纷披而行。其结体,内敛蓄势与圆转纵横交相辉映。其章法,笔断意连,散若群星,又顾盼流连。通篇看来,既有清疏萧散的典雅韵味,又有率意挥洒的自由气象。历代论者均把陆机的《平复贴》奉为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典范

6..王献之(344-386) 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笔划连续不断,世称“一笔书”。

7.王洵(350- 401) 字元琳,小字法护。临沂( 今山东临沂县 )人。官至尚书令。他是“书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是因为它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

《伯远帖》东晋王洵真迹。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伯远帖》是王给亲友的一通书函。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为“三希”之三。它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

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8.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善正书、行书。尤其正书,对后世影响较大。笔力刚劲,笔划方润,纤细得中,给人爽利精神之感觉,被誉为“欧体”。

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还编有《艺文类聚》一百卷。

9.虞世南,字伯施。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少年时学于顾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文明于世。

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故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10.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

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

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11.张旭(658-742),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风之势,被称为“狂草”,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贴》、《心经》、《醉墨贴》、《千字文》、《自言贴》、《古诗四贴》等。

12.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鲁公(颜真卿)亦为之心折,与师旦夕切磋笔法,获益良多。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13.米芾

米芾(fú)(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

本文来源:http://www.zqhxrl.com/sw/233745.html

扩展阅读文章

今安美文网 http://www.zqhxrl.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今安美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356960号

Top